
《无花果栽培与利用》选录。
无花果种植园选择除考虑上术条件外,无花果品种 ,园地分级,包装场所也应安排。
一、无花果品种选择
建设无花果种植园,选择优良的无花果品种,适地适栽,关系到今后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必须十分重视。在非保护地种植的情况下,首先应该考虑无花果品种的耐寒性能,气温是主要影响因素。 其次,要考虑无花果品种的质量,无花果品种选择要考虑选用大果形,能单性结实,含糖量高,南方选择耐湿品种,北方选择耐寒耐旱品种。
山区沙荒选择耐旱品种,考虑各地食用习惯,分别选用适宜当地的颜色。大面积无花果种植中还要考虑选择供应期长的品种,最好选用既有夏果,又有秋果的品种。如果栽植以秋果为主的品种,还要考虑搭配夏果品种以延长供应期。如栽植斯密尔那及原生型无花果还要引进寄生蜂帮助授粉。无花果种植不需要配置授粉树,在成片栽植时,最好能保持品种的一-致性,管理也比较方便。
二、栽植
(一)无花果苗的选择
要求无花果苗品种纯正,地上部枝条生长充足,没有病虫害。无花果苗根系发达,侧根数量多,绝不能带有线虫。
二)定植时期:
无花果种植可以晚秋定植,也可以早春定植。无花果苗发根比其它果树稍迟,在春李定植的无花果苗受恶劣条件影响少。特别是气温比较低的地区,冬季定植时,湿冻害与干旱冻害都比较重,因此,春李3月上中旬定植无花果苗比较安全,在气候湿暖的地区以及盐地裁培时,在落叶以后的秋季定植无花果苗,第二年春天, 根系生长良好,所以多采用秋季定植。
(三)栽植距离:
无花果多数为半乔木性落叶果树,在土壤条件好的情况下,树冠变大,经济寿命也延长。栽植距离取决于无花果品种、土质土层深厚程度、排水条件,以及整形修剪方法等。土壤条件好的地方无花果种植的株行距5-7米X5-7米,树势旺,树冠大的品种密度可适当加大,树势中等偏弱的品种,获植密度可以适当加大到3 X4米。一般2.5X3米。集约化管理的无花果种植园,密度大,产量高,行距一般2-3米,株距0.8-2米。
无花果进入结果期早,无花果苗栽植后1一3年开始得到产量。幼树期间密度可以适当加大,因为幼树期间产量低,早期栽植密度可以加大一倍,进行早期加密栽培。这样从幼树期问就可以收获到一定的产量,提高早期经济效益。但是这种栽培的无花果树随树冠扩大,要注意及时的间伐。 保持留下的无花果树有一定的
营养面积。如果不注意及时的间伐,结果部位容易上升,给采收管理带来不便,另外园内通风、透光条件变差,病害容易发生,果实着色也差,产量和品质也下降。
(四)栽植方法:
和其它果树一样采用深坑浅裁。无花果种植穴深度40- -70厘米,半径50厘米,基部施入基肥,肥沃的表土放在上部(图5-1),在栽植穴30厘米范围内大根生长量比较多,如何引根下伸,关键在于改善土壤深处的透气状见和营养条件。裁植后根系不能干燥。
受伤根系必须进行修剪,以便伤口平滑,有利于伤口愈合。为了促进栽植后根系迅速生长,伤口尽早愈合,可以在距根系20- -30厘米处开环状沟,每株施用复合肥200- -300克,然后复土踏实。栽植后定干高度取决于苗木质量的好坏和不同的整形方法。一般定干高度为50厘米左右,栽后最好立支柱。没条件的,栽后一定要扶正苗木,踏实其周围土壤。
栽植后为了防止杂草生长,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土壤干燥,除进行适宜的灌水、除草外,还可以利用黑色地膜铺于地表,同样可以达到保墒除草的目的。从主干上抽生的新梢要注意及时控制,除培养作为主技用的枝条适当控制其生长外,余者不宜留得过多。应从抹芽开始控制,留下作为主枝培养的枝条,在两主枝间应保持15- -25厘米的间距,要轮生。不要相对配置,应避免重叠枝,主枝延伸”的方向可利用竹杆绑扎延伸,促进枝条生长,防止枝条下垂。新梢生长受追肥的影响。新定植树希望在当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新梢停长。继续延伸的枝条和二次枝抽生要求在冬季到来之前使枝条充实,否则,冬天易受冻害。在不能保证二次枝当年生长充实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或减少二次枝的抽生。
关键词:无花果种植,无花果苗,无花果园,无花果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