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特拉无花果是近年新开发推广的无花果新品种。斯特拉无花果的突出特点是果实品质极优,几乎不裂果,丰产性强。并且病虫害少,几乎不施用农药,种植当年结果,三年丰产,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是建设采摘园、保护地的优良品种;更是南方潮湿多雨地区难得的抗病防裂果优异品种,也是抢占早期无花果鲜果供应市场的优良无花果品种。
一、适栽区域
斯特拉是比较耐寒的无花果品种,抗病、不裂果,适合在我国广大地区栽培。一般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可露地越冬,淮河以北到北京以南地区冬季要采取适当的防寒措施;更寒冷的地区种植,因气温过低,一般采取冷棚越冬或温室栽培。
二、园址选择
斯特拉无花果抗旱,耐瘠,抗盐碱,好氧忌渍。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无论是在江滩地、冲积平原、潮湿的亚热带酸性红壤,还是黏重的坡陵土地上都能比较正常地生长。但其根系呼吸强,好氧,不耐涝。因此,种植斯特拉无花果,要选择向阳、土层深厚(至少50cm以上)、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pH值中性或偏碱,不渍水、排灌条件好的砂壤或中壤土地栽培产量较高;砂质土、粘质土及轻盐碱土地经过适当改造也可栽培。
三、果园建设
1、栽植密度
斯特拉树势中庸,树冠较小,种植中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可有效提高产量特别是早期产量。
栽植密度因土壤肥力和整形方式而异。一般行距2—4米,株距1—2米,每亩种植111—222株为宜。推荐行距3米,株距1.5米,每亩种植150株。
2、整地
科学整地可大幅度改善果园的立地条件,尽而提高果树种植成活率,促进无花果生长。
果园尽量用深耕犁或钩机全面深翻50cm。也可用钩机开挖宽深各60-80cm的种植沟。山陵坡地,需修筑梯田或水平阶。穴状整地时,种植穴规格宜大,长宽深各60-80cm。
无花果忌涝,凡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地,均要挖沟抬垄后种植。
结合整地,亩施腐熟的有机肥(畜禽粪)2-3吨,三元复合肥100公斤,石灰100公斤。
3、苗木选择
一般选用1年生的扦插苗或嫁接苗,苗木地径大于0.8cm,截干高度20-40cm,根系完整,无检疫性病虫害;栽植前,苗木泡水5-12小时。
4、栽植
无花果秋植或春植均可。秋未冬初种植无花果,地温高气温低,根系适应时间长,次年恢复生长快,产量高,但冬季要培土保湿防寒防抽梢。春季种植易僵苗,发芽晚,生长慢。在冬季无严寒的地区尽量秋种。
栽植前,在原来整地的基础上,按定植点挖30cm见方的小穴栽植。栽植深度与苗木原土痕一致即可,切忌过深!栽后及时灌透水。有冰冻的地区秋栽时,将苗干整体培土封穴后越冬。春季温度回升时去除苗干周围的土并覆膜提温。春栽的适当培土保湿,并覆膜提温。
四、果园管理
生长前期注意加强肥水管理,以氮肥为主,促其迅速生长;5月中旬,无花果新梢约20cm时,开始喷施叶面肥,0.3%尿素+天达2116,每10-15天一次,至8月开始改喷磷酸二氢钾,连喷3-4次。6月初,已经成活稳定,株施尿素100克。7月再施一次。
生长后期控制氮肥和灌水,多施磷钾肥,以提高枝条的成熟度,促进果实的发育。8月和9月分别株施氮磷钾复合肥150克。10月至翌年春,在行间开沟施基肥。基肥以腐熟的禽畜粪为主,亩施2-5立方米(每亩混施过磷酸钙100kg)。
非钙质土的果园,每年每亩可分2-3次撒施石灰100kg。果实发育期,叶面喷施钙肥,提高果实硬度和耐贮性。
旱时及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涝。发生草害时,适时中耕除草,兼疏松土壤。
当年种植的斯特拉无花果,在山东地区一般6月中旬前后开始现果,8月中下旬开始成熟。为避免秋后未成熟果过多,浪费养分,可于8月初对生长旺盛的无花果新梢打顶,抑制顶梢生长,并对打顶后的重新萌生的副梢留一叶反复疏除,促进果实发育。
五、树形培养
斯特拉无花果树势中庸,树形一般采用丛状形、V形架形、一字形或主干开心形。春季在幼树萌芽后,根据拟采用的树形,确定留芽数量。一般留2-4芽。芽过多的,及时抹除。芽过少的,在新梢20cm高时打顶,促分枝。
根据树形特点,通过修剪、打顶控制过旺枝、促发新枝、拉枝绑枝,建设支架等,有意识地培养出适合相应树形的主枝,逐渐养成目标树形。
六、病虫害防治
斯特拉无花果病虫害较少。
害虫以天牛为主,常危害树干,可用毒签或虫孔注药进行防治。
病害有疫病、炭疽病、锈病、黑斑病等。以疫病、炭疽病危害较大。通常从6-7月份开始,以多菌灵、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叶面喷施预防,10天一次,连喷三次。
通过科学种植和精心管理,斯特拉无花果种植当年开始结果,管理较好的,当年亩产量可达200-300公斤,第三年亩产可达1000公斤,丰产期果园亩产可达2000—3000公斤。